【科研风采】十年磨一剑 百炼终成钢——记三明学院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余高锋

发布时间:2020-10-28浏览次数:2288



余高锋,1986年10月出生,讲师,博士在读,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智能决策与博弈研究分会秘书、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会秘书等,2017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20年入选“三明市第二批高层次人才”,获得第十届三明市青年科技奖、第七届三明市五四青年奖章、三明学院首届“十佳科研创新新星”、多次获得三明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荣誉称号。

创新精神:在明院求知时萌发——必求甚解

2006年,余高锋踏入三明学院求学,尽管是一名大一新生,他最经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最喜欢在课堂上和老师交流互动,爱提问,那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至今让不少老师对他印象深刻。同时,余高锋认为学习不应该只拘泥于教室、书本之内,他更愿意动手去操作、批判性地学习,在原有的综合基础知识上,提出新方法、新观点进行发明创造。

大三的时候,“趁年轻我还想继续学”余高锋萌发了考研的想法,2010年,余高锋从三明学院本科毕业,踏上研究生求学道路,这是一段新的求知旅程,陌生的学习环境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和停止创新。在导师眼中余高锋有灵性,是个好苗子,在同学眼里余高锋专业扎实,为人谦虚。

截止目前,余高锋共申请发明专利5项,运用于服务地方信息化发展。

严谨精神:在流金岁月中养成——笔耕不辍

“从本科到博士,十多年来,2020年是我在科研工作中进取和收获的一年,所申报的《多源异质信息下网络安全态势多维变权评级及防御策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立项”,余高锋说道。看似平淡的言语其实很难描述他全部的心情。没有人知道从一开始未立项,到换方向,最终申报成功,余高锋付出的辛劳,是一遍遍打磨申报书,一次次推翻重写,一宿宿的挑灯夜战,当然身后家人是他前进的动力,学院良好的科研氛围给了他最大的底气。

    目前,余高锋在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Applied Soft Computing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控制与决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系统科学与数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40多篇。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3项,另外主持并结项福建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福建省属高校专项项目和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等5项,参与包含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等在内项目10多项。

奋进精神:在教书育人上持续——终有小成

在人生职业规划上,余高锋的理想是成为工程师,没有考虑过“园丁”这个职业,然而研究生毕业时,对母校深厚的感情、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对科研工作的执着、对课堂的怀念,使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三明学院。有人说教师是太阳下最神圣的职业,余高锋说“当好一名老师不容易,要在教学和科研这片园地不断耕耘,只有提升自我,才能给予学生更多”。

思想决定行动。近年来,余高锋教学科研两手抓,参与课程教学改革,主持完成省级教改研究项目1项,参与获得三明学院第六届教学成果特等奖、三明学院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明学院 2016 年度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技能竞赛活动优秀团队等;2016年作为负责人撰写电子商务专业申请材料,成功获批;参与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和省级奖项30余项。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术之路犹如爬山,是一场持久战,在不同阶段我们要攻占不同的山峰,不得松懈”在余高锋身上,体现着致力创新、唯实笃行、坚韧执着的精神,他把学术作为事业,将科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聚焦问题导向,不断地追求卓越。

(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