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4日,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海丝寻梦”实践队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探寻泉州海丝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实践队员们首站前往泉州南音研究社拜访三明学院优秀校友、福建省省级南音传承人郑芳卉老师。在采访过程中,郑老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古往今来的南音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在南音上取得的成就。为了更好的体验南音,实践队队员陈晓娟与郑老师及南音研究社其他老师共同合作了一曲《春光明媚》,二弦、洞箫、琵琶、三弦的乐声和晓娟的歌声交织出了一场美妙的听觉盛宴。
为了更深入探寻南音,实践队员们来到正音书院,静静聆听婉转动人的南音,“琵琶弦索吟不尽,一声拍板几声萧”,表演者手握拍板,轻敲慢打,婉转而古朴的歌声如清泉流淌,唱腔里有千年古韵,也有浓厚乡音,令人无限回味……同时也在非遗传承人精彩的表演中感受泉州讲古的乐趣,进一步体会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和闽南方言的博大精深。演出结束后,实践队成员来到后台和传承人们进行深入交流,并学习到了南音拍板及吹洞箫的一些小技巧。
最后,实践队员们前往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惠安石雕、李尧宝刻纸等各种各样的藏品都象征着泉州人民智慧与艺术的结晶。一艘艘宝船、一件件水下文物等藏品如同一粒粒承载往事的“时空胶囊”,向实践队员们诉说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非遗馆内也安排了文化艺术演出,南音悠扬的乐曲让实践队员沉醉其中,精妙绝伦的提线木偶表演让队员们目不暇接……正是这样的艺术体验,让实践队成员对南音艺术等非遗海丝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切身体会到了海丝文化的魅力。
据悉,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海丝寻梦”实践队将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更加重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传播优秀的泉州非遗文化、南音艺术,通过进校园、进社区宣讲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海丝文化的魅力,让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教育与音乐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