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围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学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开拓普法新形式,激发学法内驱力
学院运用主题班会、团课、团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全院学生开展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覆盖学生人数超1026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共同跟读宪法条例,并围绕宪法与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联系展开深层讨论。让宪法知识“声声入耳、句句入心”,持续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广覆盖、见实效。
“每一次诵读,都仿佛是与宪法进行一次深度谈话。我以前觉得宪法离自己很遥远,现在才发现它不是书本上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准则。”2023级传播学专业的黄美如说道。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宪法的理解,尊崇宪法的意识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宪法晨读”活动成为了广大学生增强宪法意识、坚定法治信仰的生动课堂。
“法治之光,照亮希望,宪法在心中永远闪亮……”文化传播学院解锁“花式普法”形式,组织各班广泛开展《宪法伴我们成长》歌曲传唱活动,共计收到11份作品。各班级积极响应、以歌抒意,结合专业特色,在嘹亮的歌声中传达出“以青春之我,助力法治建设”的信心与决心,在寓教于乐中进一步深化法治理念,滋养法治情怀。
此外,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电子显示屏等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宣传宪法相关知识,让宪法知识进生活、宪法精神进头脑、宪法权威润人心,在校园内掀起学法热潮,强化学生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学赛融合促实践,提升知法践行力
“通过参与‘宪法卫士’网络学习活动,我在知法方面有了显著提升,法律知识框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激励我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宪法精神,持续维护宪法权威,争做知法先锋。”202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谢歆分享道。自活动启动以来,学院精心部署,借助学习通、宪法知识答题网址等平台,鼓励学生以“人人争当宪法卫士”为目标,积极参与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undefined。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无论是宪法的基本原则,还是具体法律法规的应用,都成为了他们日常对话和思考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在线测试、问答互动、案例分析等交互性方式,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法治故事或案例,将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据统计,在“宪法卫士”网络学习活动中,2024级、2023级完成率达到100%,2022级完成率达到98%,2021级完成率达到96%,这不仅是学习态度的体现,更是知法水平提升的有力证明。
知宪明法,与法同行。学院通过宪法主题板报征集、知识竞答、法治实践教育精品资源征集等活动,鼓励广大学生结合社会热点及身边的法治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使学生创作的各类作品成为宣传普法的有力载体。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更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法治精神的认识。此外,还特别邀请了厦门银行金融领域专业人士为广大师生开展了一场金融知识普及公益讲座。讲座中,专家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强调了金融风险防范和增强相关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在润物无声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知行合一树新风,汇聚守法向心力
学院结合学生群体的特点特色,通过涵盖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的多维度法治教育,组织开展特色鲜明、覆盖面广、满意度高的法治文化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守法观念,以身作则强化法治责任感与使命感。
组织宣讲团成员深入学生社区普及宪法知识,覆盖学生人数超1026人。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案例讲解方式,围绕与同学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模式。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易班优质公开课征集评选活动,以生动案例并结合自身法律知识警醒同学注意日常安全及行为规范,促进法治素养的全面提升。让师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切身感受法律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宪法精神入脑入心。其中,王纬轩老师的参赛作品《人来人“网”安全小课堂》获大学生安全教育类优秀奖,彰显学院安全教成果。
一直以来,文化传播学院始终将宪法法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创新打造法治宣传教育向师生群体深度延伸的载体和平台,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活动形式和内容,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路径,构建起课堂、校园、社区等多维互动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积极营造尊崇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运用法律的浓厚氛围。
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602/2989638.html?isView=true
来源:新福建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