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紧密围绕学校“三引三提”中心工作,结合《三明学院“五育并举”学生发展指标体系》,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五育并举”和“五气贯通”学生发展模式,开展系列特色育人活动。
以德树人,涵养正气
德育工作扎实推进。高度重视德育课,书记亲自授课、答疑,学生旷课率为零,考试严格,平均成绩超 80 分。“课程思政”全面展开,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获多项校 “课程思政”立项。党建引领作用凸显,发挥样板支部优势,党团班协同育人。思政帮扶实现全覆盖,打造优秀辅导员团队,多人获奖;开展多样化思政教育活动,“青年大学习”成效显著,打造多个共青团品牌,特色文化活动受媒体关注,学生社区建设成果突出。
以智启人,涵养才气
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以创建硕士点和一流学科群为引领,优化专业结构,新增特色专业,打造“金课”,评选“明师名师”。推进学风改革,实施“112”人才培养模式,开展“2334”学风建设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帮扶考研学生,加强学业引导,分析研判问题。学生竞赛实现“双覆盖”,成立专班推进。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组建实践团队,在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获媒体广泛报道。
以体育人,涵养朝气
体育教育注重规范与实效。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构建“必修 + 选修 + 日常锻炼 + 竞赛”教育模式。支持体育社团发展,举办各类体育赛事,营造浓厚体育氛围。学生在运动会等赛事中屡创佳绩,2024 年第十九届校运动会获 5 金 6 银 3 铜,团体总分第五,连续三年进入团体总分前六名;第三届青春运动季多个项目位列前三;第二届民族团结运动会获总分第三、团体二等奖。
为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实施课外体育达标计划,将课外运动纳入综合素质考评。建立定向帮扶机制,对体测不达标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除常规体育课程和社团活动外,还定期组织特色体育活动,如民族特色体育节,展示学生特长,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不断创新运动会举办形式,完善班级、院系、学校三级竞赛体系,推动“全员育人”进程。
以美化人,涵养灵气
美育工作独具特色。利用专业和社团资源,构建“公共 + 专业 + 特色”课程体系,开设多门特色课程。学生在美育竞赛中表现出色,如仲乐古琴社潘晨同学获大湾区(澳门)国际古琴艺术大赛金奖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涵盖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等主题,融入诗词、红歌等美育内容。加强美育场地建设,利用全媒体平台营造校园美育环境。不仅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还注重将美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如 “一站式”社区心理角美化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育熏陶,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以劳塑人,涵养底气
打造“大劳育”体系,聚焦“四建设”。完善顶层设计,制定方案和细则,强化师资,加大经费投入和监督。推进“劳育融合”,与课程教学、思政融合,开展多种劳动育人活动。依托四个平台开展实践活动,服务性劳动、学科竞赛、校园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均成果丰硕。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生活性和生产性劳动,建立考核机制,培养学生劳动自觉。
经济与管理学院通过全方位推进“五育并举”工作,在学生的品德培养、智力提升、体质增强、审美塑造和劳动素养养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梦琪 伍斌)
链接:http://dicn.china.com.cn/phone/web/qtzx/detail2_2024_12/31/4481083.html
时间:2024-12-31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