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花
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借助自媒体这一载体,伺机制造舆论,抹黑中国革命史、党史、共和国史,玷污和贬损英雄人物,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侵蚀民众的历史认同和价值共识。对此,我们要敢于亮剑、直面交锋,牢牢掌握话语权,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
一、占领自媒体平台的舆论高地,牢牢把握网络传播的话语权,营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媒介环境
(一)充分发挥自媒体的载体功能,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高度概括,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有凝聚人心的作用。应充分发挥自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和传播面广的特征,以开放互动的教育手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自媒体阵地,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有奖知识竞赛活动,使民众在参加知识竞赛的过程中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开辟习题、阅读、视频、答题竞赛等专栏,让民众在学习和娱乐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就高校来说,可以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读书社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各项活动:如通过影视下载、在线访谈、网络评论、专家解读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教师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挖掘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观点、身边榜样,讲好中国故事,并以微视频、动漫等形式,生动展现新时代雷锋们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鼓励学生拍摄制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微视频;开设“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等精彩互动话题;开展大学生绿色网络行动,开展举报历史虚无主义不良信息、抵御诋毁英雄网络谣言、向英雄致敬点赞的励志行动等。
(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民众在接受自媒体快捷、便利带来的海量信息时,面对穿着各种“花外衣”、夺人眼球的通俗文字中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时,易受到其隐含的错误信息的误导。因此,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为广大读者所认可的主流媒体应积极抢占自媒体空间,占据传播制高点,与自媒体的快速、互动相结合,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比如,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平台,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微信公众号,通过开设“党史教育”“读史求实”“谈往阅今”“领袖风采”“英模事迹”“热点话题”“微文”“微讲坛”等栏目,提升主流话语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中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引领力:发布国家最新方针政策、时事动态,追踪理论热点;全面收集整理自媒体空间中含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文章,集中研究和辨析其存在的错误,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辨析文章;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进行辨析,把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表现、本质、虚伪性、欺骗性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危害公之于众;组织话题讨论,及时深入地回应民众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误区,为受众提供专业解读与权威观点。
(三)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正确引导舆论场
当自媒体成为网民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意见场”时,“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意见领袖”代表特殊的话语权,发挥着话语影响力,能及时做出反应和回应,给话语场带来生机与活力。因此,应培养和使用一支政治觉悟高、具有丰厚历史知识、熟悉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意见领袖”,使其在促进网络舆论健康有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导舆论话语走向,促成积极正面的舆论共识,遏止谎言并做出正确回应;洞悉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动向,及时对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做出反应,对于歪曲党史、诋毁领袖和英雄的言论,迅速去除,并澄清事实;了解网民关注的问题,对网民的模糊认识及时廓清,疏导其非理性的心态,及时化解其怨气,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意见表达方式。
二、善于运用自媒体,主动出击,用唯物史观驳斥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提升民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鉴别力
(一)利用自媒体,书写和传播客观历史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运用自媒体主流话语平台的自觉性。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侵蚀,党史工作者和党的理论工作者以及主流媒体要主动在自媒体平台发声,带领人们拨开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一方面,借助自媒体讲好历史故事。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客观地书写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理直气壮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进行总结和实事求是地传播;综合运用文字、漫画、视频等方式,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传播反映中国发展历程和实践,生动阐释和演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影音作品;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开辟历史专题网站,分若干板块,配以图片、视频等,系统、详细地介绍中国近现代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另一方面,借助自媒体正本清源。借助主流媒体的“微文”“谈往阅今”“读史求实”“微讲坛”平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进行梳理,针对被虚无的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客观、系统地分析和阐释,将问题和现象展示;适时适度解密历史档案,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论,通过对档案材料的梳理和研究,实事求是地展现;利用珍贵的文物、图片、影像等资料直观地再现人物形象、历史事实,澄清是非曲直和还原历史真相。
(二)利用自媒体,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社会历史发展与变革的强大动力根源,是人们正确对待历史的根本指针。历史虚无主义无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事实,以主观价值尺度或拼凑、或裁剪、或涂抹历史史实、历史人物,这同严肃的历史科学完全不相容,这种做法本身就留给我们批驳的空间。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批判的武器”,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如,针对网络上对英雄人物的各种“诋毁”,借助主流媒体“谈往阅今”“读史求实”“微讲坛”平台,通过“史实发言”——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予以批驳。总之,要有效利用自媒体平台驳斥歪理邪说,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三、加强自媒体平台监管,增强民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力
(一)加强自媒体平台监管
一方面,规范自媒体平台的运行。要建立自媒体舆情监督机制,成立自媒体舆情监管队伍,加强对历史相关信息的审核及监管;利用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的舆情搜集、检索和监控功能,对自媒体舆情进行跟踪监测和动态管控,及时收集信息,及时掌握、判断、预警负面信息,一旦发现不良信息,立刻通过自动搜索进行删除,以阻止负面信息的传播;推动社会大众参与举报,通过建立网络不良信息举报奖励机制,鼓励民众对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者进行举报,切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渠道。另一方面,加快推进自媒体法治建设。要制定自媒体信息传播、发布、转发等方面的法规,通过法规规范民众传播行为,提高民众传播责任意识。对散布谣言,复制、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人进行惩治,如关闭账号、追究责任等。
(二)提升民众媒介素养
一方面,提高民众的责任意识,发挥他们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主动性。要注重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积极传播正能量。民众利用网络信息时,应持有批判和质疑的态度,一旦发现有违法和不良信息,立刻举报、抵制和批评,自觉抵制网络中的错误言论,不被历史虚无主义信息误导。另一方面,提升民众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力。民众可充分运用自媒体学习网络科学知识,广泛阅读历史书籍, 知史达理,知史明辨,了解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碎片”从哪里来,更清楚地知道它要指向哪里。学习历史,在阅读中感受历史,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历史,在阅读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用优秀的历史文化滋养、陶冶自己的精神世界。
(作者为三明学院教授)
时间:2025-2-6
链接:http://smrb.smnet.com.cn/pc/layout/content/202502/06/content_163922.html
来源: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