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内涵,促进校园和谐共生,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民族文化风筝节。今年活动于4月2日下午在北区田径场举行,吸引三明学院百余名各民族学生热情参与。
本届以“鸢舞同心,锦绣共绘”为主题,将风筝技艺与民族文化深度交融。活动现场,藏式投壶、蒙古铁环竞速等传统游戏区人头攒动,维吾尔族歌舞表演与趣味民族知识问答穿插进行,学生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多民族文化魅力。在创意手作区,同学们领取包含壮锦纹样、苗族图腾等民族元素的DIY材料包,以竹篾为骨、以彩绘为魂,将石榴籽纹样、同心结图腾等民族团结意象融入风筝制作,上百只承载着民族祝福的文创风筝在春风中翩跹起舞。
创新构建“非遗传承+民族团结”实践场景。通过“民族风筝设计大赛”“非遗传承人课堂”等特色环节,既让黎族打柴舞、侗族大歌等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更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深入人心。经过三届积淀,“鸢舞同心”已成为展现校园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累计孵化民族文化主题作品百余件。

24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王泓棋同学感慨道:"当亲手绘制出绘有蒙古族云纹图案的蝴蝶风筝升空时,真切感受到各民族文化在指尖流淌、在云端共舞的奇妙。"

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数量最多的二级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多年围绕“民族大团结”工作久久为功,不仅在学业、生活和人际交往等开展系列帮扶活动,更在文艺、体育活动中加强民族融合,以风筝为媒,共民族情谊。
(经济与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