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工智能驱动下新文科发展的瓶颈与路径——以新闻学专业为例
主讲人:常凌翀,男,汉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专硕点及新闻专业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通讯及结项评审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媒介与危机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入选“2024年度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新闻传播学)。 先后在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接受汉语言文学与新闻学教育,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年任教于西藏民族学院(今西藏民族大学),2015年任湖州师范学院研究处副处长、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编辑出版、媒体融合、基层治理、文化传播、媒介素养等研究。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良好等级),主持完成省部级及其他社科项目近20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 曾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出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之友》《出版与发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及学术论文100余篇,CSSCI及中文核心30余篇。其中1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要;3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
时间:2025-04-16 16:00
地点:图书馆4楼学术报告厅
内容简介:一、新闻学专业现状与挑战:当前新闻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行业需求分析
二、课程体系优化与创新:核心课程设置、跨学科融合与实践教学探讨
三、技术驱动下的新闻教育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媒体技术对新闻教学的影响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行业实践经验与科研能力提升
五、校企合作与实习基地建设:如何深化媒体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六、新闻伦理与职业素养教育:真实性、客观性、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
七、国际视野与本土化结合:借鉴国际经验,打造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八、学生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变革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九、微专业建设及硕士点建设:未来专业建设方向建议及硕士点培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