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明学院通过开展“理论浸润+实践体悟+知识转化”立体化育人活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劳教”新模式。自开学以来已开展系列活动12场,覆盖学生3000余人次,构建起“以劳健心、以心促行”的育人新生态。
心理讲堂:激活心理弹性 赋能成长之路
针对春季情绪波动高发期,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推出“心理弹性训练营”特色项目。兼职心理咨询师黄晏清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激活心理弹簧,应对新起点挑战”专题讲座,创新运用“压力情景模拟”“心理能量转化公式”等工具,帮助学子建立“压力-动力”转化模型。2024级新生刘靖桥分享感悟:“通过‘心理弹性四象限’分析法,我掌握了将考试焦虑转化为学习动能的科学方法,正值考试季,对我们的课程成绩提高非常有帮助。”
耕读实践:厚植生命情怀 淬炼意志品格
在学校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心灵疗愈花园”建设成为劳动教育新载体。学生们通过参与“春耕三部曲”(整地作畦、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在300小时劳动实践中感悟生命成长。心理健康中心老师陈玉娥现场指导“正念劳动法”:“翻土时感受大地脉动,播种时注入美好期待,这种具身认知体验能显著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知行竞赛:深化认知转化 促进融合发展
创新设计的“心劳知行挑战赛”通过“理论闯关+情景模拟+实践参与”三维赛制,将劳动安全与心理调适技巧深度融合。海外学院学生曾惠凤激动地说道:“备赛过程中整理的‘劳动心理双优清单’,既包含劳动理念,又融入积极心理暗示法,这种跨界学习让我收获倍增。”赛后数据显示,参赛学生劳动技能掌握度提升41%,心理韧性指数提高33%。
三明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体系,推动“心育”与“五育”协同发展。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心理+劳动”教育融合创新,助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成长,在多元体验中蜕变,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链接地址: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25/3240459.html?linkV=1745228105000
来源:新福建 202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