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8日,2025年福建省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系列赛事三明分站赛在三明学院顺利举行。本次赛事由三明市体育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三明学院体育与康养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吸引全市25支代表队近300名篮球、气排球运动员同场竞技。赛事以体育为媒,搭建了高校服务地方的实践平台,是三明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的生动体现。

为保障赛事高水准、顺利举行,三明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与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学校依托体育与康养学院的专业力量,组建由资深教师领衔的赛事策划团队,细化竞赛规程;开放校内标准化的篮球馆、气排球馆作为主赛场,并配备专业的运动医疗团队,确保场地设施与安全保障一流;精心遴选30余名具备国家级、一级裁判资质的师生担任执裁工作,以专业、严谨的态度保障赛事的公平公正。同时,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有效扩大了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切实践行“体育惠民”宗旨。


赛事期间,学校30余名学生志愿者活跃在竞赛组织、后勤保障、新闻宣传等岗位,从引导入场、协助记录到秩序维护、赛事咨询,以细致服务传递青春温度;更通过制作赛事宣传片,记录精彩瞬间,助力乡村体育魅力“破圈”传播。
经过4天激烈角逐,篮球项目决出前六名,气排球赛分设男子中年组、女子青年组、男女混合中老年组并产生各组优胜队伍。参赛选手表示:“在三明学院的专业场馆比赛,体验感和氛围完全不同!希望这样高水平的赛事能多办、常办,让更多人享受体育的快乐。”
此次赛事的成功举办,是三明学院服务地方体育事业的又一生动实践。近年来,学校立足三明、面向需求,深化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工作改革,助力三明市获评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福建省首批体卫融合试点市;先后成立“三明市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等4个服务平台,承接省市级体育赛事20余场,培养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超1000名,并常态化开展乡村体质监测、健身指导及“阳光四点半”体教融合项目,助力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
“服务地方发展是地方高校的使命担当”,三明学院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三明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人才和设施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聚焦“体育+康养”、体卫融合、体育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不断探索体育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与新范式,为推动区域体育事业进步持续贡献高校的智慧与力量。


(体育与康养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