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导航

建筑工程学院暑期生产实践团: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 勾勒林下经济新图景

时间:2025-07-23浏览:10

7月中下旬,由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闽台乡土微景观营造学社项目驱动创新班组建的暑期生产实践团,深入将乐县白莲镇小王村,以专业学识激活乡土资源,用实践行动赋能乡村振兴,在林地间勾勒林下经济发展新图景。

实践中,队员们发现,作为2019年入选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小王村虽坐拥高林木覆盖率的生态优势,但党群服务中心后方闲置地块与栖春红茶山林下区域未能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的沉睡成为乡村发展的潜在痛点。“这些闲置空间本是乡村的潜力股,却在时光中慢慢失去活力。”实践团成员的观察,道出了资源盘活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团队与白莲镇负责人、指导老师安显楼深度对接,精准锁定两大改造区域。顶着烈日,队员们手持画笔、卷尺、测绘仪穿梭于地块间,细致测量地形高程、记录地貌特征、标注植被分布,绘制出包含基础数据的详尽图纸,为后续规划筑牢根基。

“微景观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像针灸一样精准激活乡村潜力。”安显楼老师的理念为设计锚定方向。团队紧扣小王村“国家森林乡村”资源禀赋,结合白莲镇林下经济发展需求,提出“竹构为骨、药草为魂”的设计方案,以本地毛竹为主要材料搭建廊架,融入“闽八味”药材种植展示,让竹材的天然肌理与药草的自然气息相映成趣。这一设计将闲置地块转化为集科普、休憩、示范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艺术空间,通过“小而美”的改造,让林下经济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摸的景观,让乡土文化在空间中自然流淌。

据悉,闽台乡土微景观营造学社项目驱动创新班依托校地合作项目,将课堂理论转化为田间实践,为森林乡村的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下一步,团队将优化实践成果,致力推动小王村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中稳步前行,让森林乡村的绿色资源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建筑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