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沪明情 向未来 | 播撒振兴种子,共谋校地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实践团走进三明

发布时间:2025-08-04浏览次数:10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红果筑梦 乡约三明”实践团走进三元区、三明学院等地开展考察交流活动。这场跨越千里的实践之旅,不仅搭建起沪明两地校地合作的沟通桥梁,更让青年学子在田野阡陌间触摸乡村振兴的脉动,在思想碰撞中探索产学研融合的新路径。

    实践团首站走进三元区洋溪镇,在连片的果蔬种植基地里,成员们与农户围坐田埂,细听“土专家”讲解红心火龙果、西瓜等瓜果的种植诀窍。当得知当地因缺乏品种改良技术,优质果率有待提高,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浩宇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实验记录本,详细询问土壤酸碱度、病虫害防治等细节。“我们实验室正在研究的代谢调控技术,或许能解决果实甜度不均的问题。”他边记录边与同行的师生讨论,笔记本上很快画满了改良方案草图。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成员们走进省级非遗“半山琴庐”古琴制作工坊,在悠扬的琴声中,他们近距离观摩了古琴制作的复杂工序,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深入交流。当了解到古琴制作面临原料短缺、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时,实践团成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利用现代材料科学改良琴弦、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非遗影响力等建议,让古老的技艺看到了与时代接轨的新可能。

   “交大同学带来的前沿理念,让我们意识到乡村发展需要跨学科思维。”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2023级生物技术班学生杨志烨第一次与其他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我市乡村的飞速发展以及交大学子的开拓思维都让他印象深刻。上海交大带队老师则表示,将推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让更多科研成果在三明的沃土上落地生根。

    实践行程中,实践团成员的笔记本写满了调研数据,手机相册存进了乡村图景。王浩宇在实践总结中写道:“实验室里的公式定理,只有接上地气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288569

时间:2025-07-30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