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至8月,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青创工坊暑期社会实践团组织青绘历史·担当艺行队和乡村动漫实践队,深入福建省福清乡村少年宫、三明荆西街道、将乐县春风社区服务中心等十余个基层单位,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千人万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优势,以“AI赋能、美育艺行、校地联动”为核心理念,通过百米画卷创作、AI艺术课堂、美育宣讲等多元化形式,为基层送去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
百米画卷绘历史,红色基因永传承
在各地活动现场,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百米长卷沿着场地徐徐铺展,宛如一条展现80年辉煌历程的“文化长河”。孩子们和实践队员围坐在长卷两侧,手持五彩画笔专注创作。他们时而凝神构思,时而挥笔作画,有的细致勾勒革命先烈英勇奋战的壮烈场景,有的生动描绘新时代祖国繁荣发展的美好图景,每一笔每一画都凝聚着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在志愿者的指导下,青少年们通过艺术创作深入感悟抗战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AI科技助创作,艺术梦想齐绽放
实践团队创新性地将AI技术融入艺术教育,围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开展AI赋能创作活动。志愿者们向孩子们生动讲述祖国80年来的发展变迁,并详细讲解AI绘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在创作环节,孩子们先利用AI技术生成基础图像,再进行二次艺术创作。这种新颖的创作方式既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魅力。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对抗战历史的独特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美育润心促成长,色彩调和传真情
实践团队注重将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精心设计了《红色文化·童梦起航》《调和色彩·心灵旅行》两场艺术解读特色活动。在《红色文化·童梦起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主题色彩绘制,在艺术创作中感悟红色文化;《调和色彩·心灵旅行》则让孩子们自由挥洒色彩,再运用AI技术让静态作品“动起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这种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更帮助他们释放压力,让艺术创作成为情感表达的有效载体。

此次主题实践活动是高校艺术教育资源服务基层的一次实践探索。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艺术创作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用科技创新赋能美育实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活动不仅为基层带来了高质量的艺术教育资源,也为校地合作开展美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学院将继续创新实践活动,让艺术教育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社会。
(艺术与设计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