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曾正滋教授应邀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作题为“新质战斗力的井喷:从胜利日大阅兵看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实践伟力”的专题讲座。202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参加。
讲座中,曾教授通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讲解了五代机和无人机的天团、最硬的“盾”VS最强的“矛”等四个主要内容,聚焦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全面展示习近平强军思想在推进国防和军队重大变革、新型武器装备发展、新质战斗力生成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曾教授还通过详实的数据、丰富的图文、精彩的视频,重点阐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重大意义,按照空中装备、海上装备、陆地装备的顺序,着重介绍了此次阅兵首次出现的新式装备。同时,以装备介绍为引子,阐释了我军新型军事战略战术的逻辑,凸显了强军建设的历史性飞跃,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此外,他以生动案例,重点解析了“新质战斗力”这一关键概念。他指出,新质战斗力是以高效能、高质量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内在引擎和主导杠杆,牵引并撬动先进战斗力全要素跃升的新型能力,具有强体系赋能、深人机交互、多维域拓展的特点。他通过层层深入的论述指出,胜利日大阅兵不仅是国家军事实力的集中检阅,更是习近平强军思想伟大实践成果的立体化、公开化展现。这种“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充分印证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战略布局和路径选择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彰显了强军思想引领下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定步伐与强大自信。他强调,理解这一实践伟力,对于深刻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