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植根闽西革命老区、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三明学院以“大学数学”这一基础学科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勇于突破传统模式,以创新举措激发教学新活力,全面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重构课程体系,打造一流教学资源高地。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三明学院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系统重构大学数学教学体系,通过优化内容、增设实验、开发跨学科模块与应用案例库,打破学科壁垒,促进数学与工程深度融合。学校构建的新工科课程资源通过国家级、省级平台开放共享,已被10余所高校应用,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333”多维协同育人新格局。教学模式创新是激发教学活力的关键。三明学院直面“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三大关键问题,构建“333”多维协同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三层混合、三度融合、三阶组合”的系统策略,将数学建模思想贯穿全程,引入学科竞赛与科研成果实施案例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这一创新不仅突破传统课堂时空局限,更通过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双重考核,显著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教学实效。
贯通能力路径,形成“12345”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化设计和全方位推进。三明学院构建了独具特色的“12345”培养路径。该路径以建模融合为支点,以开发“专业知识+思政元素+时政热点”应用案例库为驱动,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1”即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即将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贯穿全程;“3”即以新工科建设、工程认证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三大驱动力;“4”即推动教学资源与培养方向、专业发展、实践运用及人工智能深度融合;“5”即以“铸信仰、夯根基、优实践、求突破、提品格”为目标,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未来,三明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激发教学新活力,致力于培养更多契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为国家与区域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陈孝国 韦东兴 管强)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5-10-22
链接:https://gmrb-cloud.gmw.cn/gmrb/html/2025-10/22/content_17697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