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三明新闻】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文旅发展 ——三明学院师生赴晋开展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25-10-28浏览次数:10

●全媒体记者 陈 渴 通讯员 伍 斌

忠魂不泯,丰碑永存。

10月19日至21日,三明学院师生团队赴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在“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文旅发展”实践调研中,开启一场跨越山水、触摸历史温度的红色文旅实践调研之旅。团队追随红色足迹,在寻访与感悟中,探寻武乡县域红色文旅发展启示,在新时代点燃熠熠生辉的红色星火。

武乡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抗战时期,这里是太行山老根据地,八路军总司令部长期驻扎,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烽火岁月,14万人口有9万人投身革命,2万余英魂长眠于此,铁骨铮铮,熔铸成“忠诚、为民、奋斗、奉献”的太行精神。

而如今,翻开武乡的“红色版图”,一处处革命遗址是一代代人的红色精神火炬——430多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抗战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留下了“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的红色印记。

在八路军烈士陵园,师生瞻仰烈士纪念碑,阅读展板上的英烈事迹,并低头默哀,向先烈表达崇高敬意。在位于砖壁村的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师生聆听讲解员介绍1939年至1942年八路军总部机关四次进驻,指挥百团大战等战役的红色历史;参观完后,师生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革命旧址留下当代青年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铮铮誓言。在华北抗战前沿的文化中心——位于下北漳村的抗日文化战线大本营,师生参观曾经创作的文艺作品,并合唱红色歌曲,感受根据地群众的拥军参战热情,用自己的方式传播八路军文化。师生们还浏览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各展厅,探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强渡黄河,挺进山西,依托太行山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英雄故事,馆内“太行精神 光耀千秋”8个大字回荡着恢宏气势……

红色武乡,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也是一首激昂的发展奋进曲。

近年来,武乡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形成“观红色场馆、走抗战路线、住红色民宿、品太行美食”全链条旅游产品体系。作为毛主席诗赞的“风展红旗如画”的中央苏区核心区,三明和武乡地缘相近,红色也是三明的底色。武乡的发展模式,给了学生很大启发。

“学习武乡红色文旅发展的方式,串联起三明的红色地标,打造沉浸式主题展览,展示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珍贵文物。还可以学习他们打造木刻版画研学、鲁艺生活场景体验等特色项目,充分挖掘三明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从而让历史‘可触摸、可体验’。”三明学院经管学院数字经济专业学生金子煦说。

在调研过程中,师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交通是老区发展的重要引擎,特别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起武乡境内的红色景点,带动沿线7个乡镇52个村3.26万人脱贫致富。2025级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丁斌表示,打通交通瓶颈,激活产业动能,三明也一直致力于改善出行条件,不断提升老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战火纷飞的年代远去,而革命留下的旧址遗迹、红色故事,成为了当代人汲取精神力量的生动坐标。科技,让这些红色“注脚”焕发新彩。以史料为根、科技为翼,师生们认为,可利用VR技术,打造身临其境的展馆体验,让游客感受抗战时期的旧居及生活场景,甚至可以与虚拟数字人进行“跨时空”对话,让革命故事在数字时代持续生长,成为跨越代际的精神桥梁。

在晋期间,学生还参加了第十五届全国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三明学院作品《寻梦·风展红旗如画》荣获大赛红色故事微漫画类二等奖。

来源:三明日报 2025-10-27

链接:

https://smrb.smnet.com.cn/pc/layout/content/202510/27/content_174804.html

来源:三明新闻 2025-10-25

链接:2025年10月25日丨《三明新闻》丨汇聚三明心 关注三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