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4日(通讯员 陈军、伍斌)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积极推动“五育并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专业实践为依托,组织学生深入乡村开展调研实践,探索形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深度融合的育人新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为地方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思政引领,融合教学筑牢理想信念
学院以黄海棠老师主讲的《宏观经济学》省级一流课程为平台,围绕“GDP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教学主题,通过“现象+思政”“案例+思政”“竞赛+思政”等模式,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外经济发展路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带领学生前往将乐常口村、泰宁大田乡等实践基地,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田野,让学生们在走访调研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乡村、建设家乡的责任担当。
实践赋能,锤炼培育新时代新人才
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开展共同富裕主题调研,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带领学生们走进企业、乡村、社区等地点,了解地方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民生改善等一系列生动案例,在实地考察中强健体魄、磨炼意志;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乡村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提升审美素养;深入田间地头参与劳动,体验电商助农、智慧农业等实操项目,真正实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融合与提升。
成效显著,育人模式结出丰硕成果
这一融合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评教连续四年位列前茅,指导学生们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屡获“挑战杯”等竞赛奖项。课程思政与乡村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意识,更坚定了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更多青年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成长成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来源:东南网2025-11-4
链接地址:https://sm.fjsen.com/2025-11/04/content_3207119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