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三元区徐碧街道六路社区开展“画好思政同心圆,培育德才好少年”校社共建活动。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青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同时培养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精彩纷呈。“绣梦风华,球韵千秋”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学生宣讲员李若琳开展中华传统非遗绣球宣讲活动,以“绣球进社区”为抓手,引导青少年儿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接着在“绣球遗风,影纪华程”环节,主讲人组织孩子们观看绣球历史发展视频,了解其文化内涵与制作工艺,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片纸凝球,韵承古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学生带领社区青少年儿童开展手工制作绣球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了解“绣球”这一传统文化。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马彤颖同学说道:“参与绣球制作社会实践,从折纸到拼接。我仿若触摸到传统文化的纹理,领悟到传承不仅是技艺延续,更是耐心与热爱的传递。团队协作中,交流与互助让活动升温。这一经历如明珠,在我心间,将永远闪耀着文化与团结的光芒。”
此次活动提升了社区孩子们的动手与创新能力,从构思到制作,双手创造精美绣球。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感受其独特魅力与寓意。同时增进了志愿者团队协作,交流配合的能力,对于丰富实践经历,为个人成长增添绚丽色彩意义重大。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们将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德才好少年添砖加瓦!
(陈可萱/供稿 张璐璐/校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