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提升行动丨沉浸式“模拟法庭”解锁学法新模式

信息来源: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12-20浏览次数:10

“这堂生动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让我感受到真实的法庭现场,亲身体验了法庭的庄严与神圣,对与婚姻生活相关法律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受益匪浅。”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张德峰同学这样说道。12月19日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模拟法庭活动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精彩上演,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活动,200余名学生代表前来观摩。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模拟法庭”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庭审围绕“赠予合同”法律纠纷,来自不同学院的9名同学变身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委托诉讼代理人,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民事诉讼庭审实景。同学们各司其职,生动展现了激烈的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整个庭审过程严谨规范,同学们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展现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让在场观众对相关法律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兼职律师刘春明副教授作点评指导。她对同学们在模拟法庭中展现出的专业性表示赞赏,充分肯定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并鼓励同学们更多参与到模拟法庭活动中,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法庭的庭审程序,在实践中增进法治素养。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桂兰教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此次活动是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法律知识转变为主动思考和运用法律,有效提升了思政课堂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是兼顾教学“创新”与“走心”的有益尝试。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她号召全体学生要把所学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营造崇法尚法、依法治校的良好校园风气。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报名参与。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模拟庭审让大家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法庭当中,亲身体验了法庭的庄严与神圣,全程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在“沉浸式”的教学场域中体验了一堂别样的思政课,作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提升法治素养,争做新时代知法守法好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