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

信息来源: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2-2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2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明德楼(二)107召开“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会议徐桂兰副院长主持全体教师参与。

本次会议确定了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将进行教学的四个专题,强调要在讲解时规划好详略安排,并规范过程性考核标准。随后,“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游丽艳就第一专题进行了专题教学指导。她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脉络,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和重大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生动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与会教师围绕专题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黄宝玖教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融入课堂教学的经验做法老师们纷纷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出发,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徐桂兰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全体教师要深刻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备课、精心授课,努力将这门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叶丹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