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档明志,悟哲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活动走进三明市档案馆

信息来源: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4-28浏览次数:10

4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体学生在高辉、陈根凤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三明市档案馆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以鲜活的历史档案为教材,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理解与感悟。

在档案馆讲解员的引领下,同学们有序参观馆内丰富的展品。在“守藏见证如画三明——与祖国同兴与时代同行”主题陈列展厅,甄选的600余件档案、采集的10余位亲历者口述资料以及挖掘出的50余个档案背后的故事,为大家徐徐展开三明发展的历史画卷。展厅内复原的三钢钢铁厂1号高炉、三明食品厂门市部、麒麟山公园等多个场景,生动再现了三明从艰苦创业走向活力新城的奋斗历程。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档案、一幅幅详实的照片,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在国家重大变革背景下,三明依靠一系列政策举措,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反映小三线建设的照片、档案和实物,更让大家直观体会到当年支援三明建设的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主题展厅同样亮点纷呈。珍贵照片、档案、实物交织呈现,串联起三明发展脉络,展现工业崛起与支援情谊的动人篇章。而《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红色珍档专题陈列,是以众多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的珍贵图片事迹,让同学们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如何为三明乃至国家发展拼搏奉献

“这次参观就像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之书,在展厅里,我不仅看到了三明的发展巨变,更从那些红色珍档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家国情怀。这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社会发展规律等理论有了更直观、更深刻认识。这些历史档案里的故事,就是对理论最好的诠释,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先辈精神,用所学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陈诗彤同学感慨道

此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活动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将教学现场搬进档案馆,以珍贵历史档案为载体,让抽象的哲学理论在鲜活实践中“落地生根”。同学们通过沉浸式学习,直观感受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哲学论断有了更深刻理解。同时,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耕此类教学创新,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引,洞察社会、躬身实践,为培育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实践行者与积极传播者筑牢根基。

芦佩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