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路径。
5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超星公司专家团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创新”的专题培训。此次培训旨在助力教师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前沿应用,特别是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培训中,超星公司虞老师从知识图谱构建、智能体辅助教学、AI工具融合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实操讲解,为教师们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智慧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撑。参训的老师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积极与专家互动交流,展现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
培训结束时,徐副院长对虞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对老师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增强数字素养意识,主动学习新技术,积极探索AI在思政教学中的创新实践路径;二是注重教学融合创新,将人工智能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打造有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的新时代优质课程;三是持续交流与共享,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推动学院智慧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此次培训既有前沿理论的引导,也有实操层面的启发,充分体现了“技术为教学服务”的理念,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师们纷纷表示,对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的技术趋势和实际应用有了更加系统而深入地认识,为下一步推进智慧思政课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5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积极推进思政教育创新,邀请中教华影数字平台建设与运营服务部高级经理迟明华,为学院老师带来了一场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协同育人模式为主题的精彩报告,旨在探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新路径,提升思政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

迟经理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研究中心的背景与目标,以及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在推动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他指出针对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痛点,如实践资源匮乏、指导教师能力不足、教学不规范及部门协同困难等,数字地图构建了完善的运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报告最后列举了部分高校参与数字地图专区建设的实例,展示了专区在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成效方面的显著作用。
此次报告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打开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学院老师表示,将积极借鉴“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协同育人模式,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
通过系列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数字化转型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注入科技动能,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林碧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