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实录见行动|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子学深悟透闽东精神

学实录见行动|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子学深悟透闽东精神

      《习近平在宁德》采访实录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开展扶贫工作时的精神境界、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和摆脱贫困的奋斗历程。2020726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甘慧娜、吴丽婵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宁德市屏南县石牛头村,学习《习近平在宁德》采访实录中“习近平提出的‘滴水穿石’和‘弱鸟先飞’凝成了闽东精神”,旨在学深悟透闽东精神,立足当下、着眼长远。

(18产品设计高职甘慧娜、吴丽婵)

      宁德屏南县石牛头村的早期的石牛头村位于拔近千米的高山上,是藏在山沟里的自然村,才八九户人家,交通闭塞,采购困难,下山就需要走上将近1公里的小路和3公里的公路来到省道上,小路泥泞崎岖,不论是采购还是农作物的出售都十分不便,村里的经济来源大多数都是靠年轻人都外出打工。


(山下的兴福村)

      1989830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屏南县石牛头村,在那里他点评石牛头村:这里有种精神,石牛头精神,也是闽东精神。”石牛头村人拉电、建校、修路、开山造林,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的前一年,石牛头村全村脱贫,村子的村民从几户人家、十几把锄头硬生生的建造起来,村团青年利用党的扶贫好政策,发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建新房、新校,完善村基础设施,发展生产,使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山上的石头牛村)

      1993年石牛头村从海拔近千米的高山搬迁到沿着省道的山下,改名为兴福村。随后村里不断发展和创新,渐渐开始种植高山蔬菜,开垦荒地,因地制宜开了农家乐,摆脱贫困。现在石牛头村变成了“福村,村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点下,发扬“滴水穿石和“落鸟先飞”的精神,理顺了发展思路,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村子里的经济,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来到兴福村,这就是曾经的石牛头自然村的“造福工程”搬迁安置点,它靠近省道旁的兴福村,是去白水洋地质公园的必经之路。村民们也因地制宜的开了许多的农家乐,近几年白水洋景区和鸳鸯溪景区的游客不断增加,给村里带来的商机,通过旅游业带动了村里的经济,成为村里的一大特色。午饭兴福村的街道中,不断飘来诱人的美食气味,餐馆中不断涌进一批批的游客,餐馆渐渐忙碌起来。


(高山上的花椰菜田)

      从新村往上一条泥泞的田间小道,两把有些陈旧的椅子,面前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花椰菜田,和正在辛苦劳作的村民,这就是村里一大经济来源—花椰菜的种植。通过村民的精心打理,等到花椰菜丰收时,就能运往县城卖上个喜人的价格。这就是闽东“滴水穿石”精神在基层得到发扬光大的缩影。

      走访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石牛头精神,也是闽东精神。石牛头村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从曾经的石牛头村华丽转身成为现在的兴福村,这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点石成金的本事在发挥着作用。

      犹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特别提到: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思想上的贫困。《习近平在宁德》中也提到:“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要扶志,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最终摆脱贫困。”石牛头精神就是百折不挠的“滴水石穿”的精神,绵延不绝穿透贫困的巨石。

      此次走访我们深有感触,做为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思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看到家乡今天日新月异的变化,身为宁德大学生,我们为之自豪的同时,更应该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勇于磨砺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积极参加到“新宁德”建设中。不断发扬“滴水石穿”的精神,为家乡人民办好事、做贡献,使自己成为“新宁德”建设中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艺术与设计学院/供稿 蔡丹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