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月2日,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小海豚”志愿服务队在建设小学开展了“石榴结籽民族亲,团结绽蕊少年齐”主题支教活动。志愿者通过寓教于乐的课堂形式,带领孩子们感受多元民族文化魅力,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活动伊始,志愿者化身“文化向导”,以生动课件和趣味故事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走进回族、彝族、壮族的文化世界。通过“民族万花筒”环节,孩子们了解到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宁夏是其聚居中心,白帽、盖头等特色服饰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符号;彝族火把节的炽热火焰与漆器银饰上的太阳历法,诉说着高原民族的智慧与传奇;壮族作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纹样与绣球传递着“歌海”之乡的温情。课堂上,孩子们认真聆听,踊跃提问,眼神中充满对民族文化的向往。
手工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志愿者分发彩纸、画笔等材料,指导孩子们制作民族主题手工艺品。稚嫩的小手剪出穿彝族裙的小人、戴白帽的回族少年,绚丽的壮族纹样跃然纸端,火把节的“红”与绣球的“彩”交相辉映。孩子们兴奋地展示作品:“老师看!我做的回族帽子像月亮!”“我的彝族娃娃会跳舞!”欢声笑语中,一幅由各民族元素拼成的“石榴籽”手工长卷逐渐成型,象征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图景。
活动尾声,志愿者与孩子们齐声唱响《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旋律回荡教室。通过触摸白帽、银饰、绣球等实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温度;通过共绘手工、牵手互动,他们更深刻理解了“千万颗石榴籽紧抱成家”的团结深意。
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更通过实践与体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童心。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小海豚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创新,携手青少年共绘团结奋进的新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