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2022年招生宣传
发布时间:2022-06-09   动态浏览次数:1639

文化传播学院

纵横文化、倾情传播

1

学院介绍

文化传播学院办学历史源远悠久,是三明学院百年办学历史长河中的一朵璀璨浪花。学院秉承“厚德博文,传声化人”的院训,以建设具鲜明特色的语文教育和传媒类优质学科体系为目标,秉持“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崇“强基础,重实用”的培养方案,着力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媒体传播环境变革的高素质、强能力、宽视野、复合型中文师范人才和应用型传媒人才,有力接合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与行业发展态势,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高,口碑良好。

学院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与系所设置,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与层次,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教师团队的教学科研水平与服务社会能力稳步提升。学院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博士14人(含在读博士1人),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联培硕士生导师9人。

学院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传播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3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福建省本科特色专业,福建省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传播学专业为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学院自2012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66人。

学院强化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平台+模块”的实验教学资源,科学构建“三专业,四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已建有实验室510间,设备总值约572万元。

文化是根基,为生命渲染坚实底色;传播是翅膀,助学子梦想腾飞启航。

2

专业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汉语言文学(师范)

1.专业特色

获批福建省本科教育特色专业、福建省文化创意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就业方向与前景

毕业生主要面向中学、教育机构就业,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往届毕业生以从事教师岗位的居多。

(二)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1.专业特色

获批福建省本科教育特色专业、福建省文化创意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就业方向与前景

毕业生主要面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就业,从事文秘、宣传与文化创意工作。往届毕业生以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居多。

传播学专业

1.专业特色

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在本科阶段设有传播学专业的高校,福建省仅有三个,我院传播学专业是其中之一。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2. 就业方向与前景

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媒体机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文化传媒企业,从事新闻采编、广告制作、公关策划宣传等传播业务与管理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1.专业特色

在本科阶段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福建省仅有三个,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其中之一。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2. 就业方向与前景

毕业生主要在广播电视台、文化传媒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各类大型企业、会展中心等,从事播音、主持、新闻采编、文化传播、宣传公关等工作。

3

实践平台—文化传媒实验中心

文化传媒实验中心始建于2016年,致力于服务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由我院各个专业实验室组成,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拥有实验室511间,设备总值约572万元。其中,非线性编辑实验室1间,电影编辑实验室1间,演播室3间,录音室2间,摄影实验室1间,全景媒体实验室1间,写作实训室1间,新媒体编辑实验室1书法研究所1间。学院依托实验平台建设,截至目前获国家级产学协同育人项目项,省级教改项目十余项。学生立足实践平台,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成果颇丰。


4

生竞赛活动









5

教师风采


赵平喜,教授,文学(新闻传播学)博士,毕业武汉大学,现任文化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实务、媒介与社会发展、地方文化传播研究。发表论文53篇,其中包括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20篇、核心期刊27篇;著作2部,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一般课题2项、省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现主持省重大社科项目一项,在《光明日报》、《广西日报》和《中华新闻报》等新闻媒体上发表过若干新闻作品。


敖鹏,2019年北京大学新闻学博士毕业,曾工作于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总部文化品牌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等机构。现任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省级科研平台苏区融媒体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媒体融合、互联网与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数字流行文化和受众分析等。曾参与“中国电视满意度调查博雅榜”、“中国网络视频满意度调查博雅榜”、文化部重大项目“欢乐春节对外传播效果研究”、安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课题研究,并担任主笔。在《光明日报》、《当代传播》、《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多项文化产业、媒体融合纵横向课题。


林阳华,教授,文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任文化传播学院院务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播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含CSSCI、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项。



邓享璋,教授,文学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务委员,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福建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入选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音韵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各级课题20项,包括国家级2项、部级5项、省级2项。书稿入选商务印书馆2020年度语言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和大学学报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科研成果连续六届获得三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获评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三明市优秀教师和三明学院首届卓越教学奖、首届十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首届十佳科技创新之星等荣誉。





余达忠,教授。1988年开始进行文化人类研究和文学创作,参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在重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民族文学》、《山花》、《滇池》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十余篇;曾获贵州省社科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三等奖,贵州省文艺奖三等奖,黔东南州社科成果奖一等奖,三明市社科成果奖二等奖;系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会员,中国侗族文学学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贵州省民间文艺协会理事,黔东南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三明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陈会明,教授。一九八一年以全省高考语文单科第一名(96.5分)被福建师范大学录取,一九八五年七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文学遗产》、《明清小说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论丛》、《学术交流》、《文教资料》以及一些本科学报上发表论文多篇,并参与了本科院校数种中文教材的编写。二00六年出版了专著《陈忱研究》;二00七年十一月,专著《陈忱研究》获三明市人民政府二等奖。主持完成了两项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课题,两项校级课题,两项省级精品课程。现任福建省古代文学协会理事、福建省文学学会理事、福建省课题鉴定专家评委库评委、福建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库入库委员。



金明琨,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曾任职广告公司撰文、创意总监、企划总监,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外聘讲师, 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获得台湾时报广告金像奖、4A 广告奖等广告奖项,与大广赛、学院奖、金犊奖优秀指导老师,及首届汕头大学“优秀教师”称号。主要研究大众媒介、海洋文化创意、动漫产业、广告创意。




杨明,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作家,毕业于四川大学。曾担任报社编辑、记者,电视企划编剧,乐山师院、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获得文艺奖章等奖项,于台湾文讯杂志《此岸彼岸》专栏发表文学论述十余篇,迄今共出版影视剧改编小说、专论、小说、散文创作等四十余本著作。


王丽,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现任文化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带头人,福建省第一期语言文字专家库人员,艺考考官专家库成员,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委会委员,福建省课题鉴定专家评委库评委,三明市诗歌朗诵协会副会长。任教以来主要致力于语言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家权威核心刊物《方言》和大学本科学报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专著1部,编写教材1部。主持完成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课题、福建省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等10余项。主持省、校级精品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学术技能竞赛项目等若干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朗诵、演讲、主持人大赛等获一、二等奖好成绩。曾获三明市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三明学院优秀教师等称号。


蔡登秋,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三明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客家研究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福建省传播学会理事,福建省现代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华侨理事会理事,“石壁客家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宁化县客家研究中心顾问。主要从事现代文学、民俗学及传播学等学科教学与研究,曾经主持省部级课题三项、市厅级课题八项,曾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明市社科成果奖一等奖,在《中国现代文学丛刊》、《学术交流》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会议论文二十多篇,专著三部,合著三部。


金文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近年发表论文30余篇,CSSCI来源期刊6篇,参编教材1部,主持省社科项目、省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近二十项,获三明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明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王宣标,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中共党员。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访问学习。先后任职于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中共武夷山市委组织部、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挂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史艺文志》五种文本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千顷堂书目》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明史艺文志》研究”;发表论著30余篇(部)。

谢明辉,教授,文学(古代文学)博士,毕业于台湾中山大学。主要从事唐代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语文教学和井字格教学法等研究。发表论文30专著8合著5发明专利1主持完成省级研究课题1民间机构教研课题2项,连续6年参与台湾教育部全校性阅读写作教学革新计划。现主持校级教研课题5项,在《乾坤诗刊》、《台湾新闻报》、《台湾时报》、《更生日报》和《金门日报》等报刊媒体发表诗文创作。





陈桐,副教授,中文系主任,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地方文化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6月被三明学院评为考研优胜专业;11月,专业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中获得进校专家高度评价;12月,专业选送的两名学生在第八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技能比赛中同时获得初中语文组一等奖。

郑顺婷,副教授,在读博士,中文通识教研室主任,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闽台区域文献与文学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市社科项目5项,校教改课题3项,课程思政1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1项。


黄晓珍,副教授,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传播媒介系主任,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地方文化研究,主持并完成科研课题12项,其中省社科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市社科课题7项,校级课题3项。现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市社科课题1项。与地方政府合作,主持横向课题6项,总金额达55万,包括多项“十四五”规划课题。主持教学方面课题5项,其中省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院级一流课程各1门,校级教改课题2项。参与完成教材1部,发表论文16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


金雷磊,副教授,文学(传播学)博士,传播学专业带头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史论、地方文化传播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完成省级以上课题2项。



柯混瀚,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预聘副教授。曾任教洛阳师范学院、台湾中兴大学等校,主要从事楚辞、日本汉文小说、中日文学交流等研究,出版专著《陈本礼〈屈辞精义〉研究》,并发表期刊论文十余篇。曾获台湾科技主管部门2012年度“千里马计划”补助,赴日本福冈教育大学进行海外研究。





蔡小斌,文化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普通话一级甲等,福建省普通话测试员。多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经验,主要教学课程:普通语音与发声、影视配音艺术、即兴口语表达等专业课程。多次带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经典诵读等各类专业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6

校友风采

张卫,78级中文校友,现任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厂长)。由福建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古田军号》以来,已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十五届中美电影节 “金天使奖”。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获最佳故事片、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最佳录音四项提名并摘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音乐奖。张卫校友主创主导的大型纪录片《建本流香》获得第十四届加拿大中国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奖。

方秋轩,85级中文校友,任明溪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所长(退休)。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是福建省司法行政系统唯一一位入选的优秀干部,也是三明市唯一一位入选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获第三届“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称号,以表彰其对推进法治福建建设,特别是在推进依法治省、弘扬法治精神、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的先进模范作用。

  


陈开晟,93级中文校友,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闽都学者·拔尖人才”,中文系系主任。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批评、西方美学、跨文化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30篇,代表作有《超越审美现代性的困境——缘起与转义:从康德到韦尔默》等;独立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获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



   罗晶晶,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研究员。2009年本科毕业于三明学院中文系,2015年获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硕士学位2021年获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获厦门大学和福建省邓子基教育基金会资助赴新加坡国立大学、马来亚大学、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与东南亚、中柬关系,曾多次前往柬埔寨实地调研,在“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厦门大学学报》、《中国评论》、《联合早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





蔡旭,河南商丘人。2014年毕业于三明学院,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获文学学士学位;2017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专业为历史文献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8年至今于西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秦汉史。科研成果:1.《里居与田居:秦简牍所见农民居所补论》,《简帛研究二〇二一(秋冬卷)》,独立署名,CSSCI来源集刊。2.《放马滩秦简“丞赤敢谒御史”发微》,《敦煌研究》(待刊),独立署名,CSSCI来源期刊。


张奕钊,男,福建泉州人,2015年三明学院首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20年考取上海戏剧学院主持艺术专业硕士。在校期间曾获得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演讲大赛三等奖;福建省禁毒演讲大赛一等奖;夏青杯朗诵大赛福建三等奖、三明赛区冠军;一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校乒乓球赛冠军等荣誉。主持艺术是结果的艺术,没有人关注你的过程。灵魂站在高处,但姿态要放得平和,愿我们实力与运气并存,时刻准备着。


安静文化传播学院2016级传播学专业学生。20204月,成功保荐赴澳门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先后获得多次学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荣获2019年“中国电信奖学金·Young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等奖项。

宋伟杰,文化传播学院2016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曾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大学生电视台播音部部长、2016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声·活”汇报演出总导演、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漳州非遗专题漳州场执行导演、江苏广电未来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华南大区主管等职务,在校期间组织策划并参与《学弟真会玩》《光阴的故事—三明学院版》《你在清浅年光时》《晴空碎玻璃》等节目与微电影的制作。20206月被录取为北京电影学院动漫策划专业研究生。

叶芷毓,中共党员,文化传播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曾任朗诵协会副会长、书法爱好者协会副会长、党建工作室文书组组长。先后获得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书法比赛二等奖、福建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书法比赛一等奖、福建省第二届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比赛一等奖、福建省第五届海峡两岸书法比赛二等奖、全国水墨杯书法大赛优秀奖、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优秀提案”等奖项。已成功考取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研究生

7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和网络平台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肖老师18259183249

学院网址:https://www.fjsmu.edu.cn/wcxy/



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20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