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我院教师参加三明市“十五五“规划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专题调研会
发布时间:2025-04-18   浏览次数:10

2025年4月17日,我院教师李奇勇受邀参加《三明十五五“规划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专题调研会》。

在会上,李奇勇提出三明市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治理及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方面形成了鲜明特点一是制度创新引领生态价值转化率先推出林票、碳票、生态票制度,推动森林资源经营权流转与碳汇交易,常口村通过全国首张林业碳票实现“空气变现”二是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深化实施低效林精准提升、竹林机械化革命等技术集成示范,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灵芝、黄精等高附加值产品空气质量达标率连续保持100%,水质达标率全省领先。三是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提速三钢集团通过工业互联网优化能效,竹木加工企业应用AI技术提升自动化水平,纺织业向“黑灯工厂”升级。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质增资。例如,生态制度体系待完善:碳票交易机制尚未形成全国性市场,生态补偿跨区域协同机制不足。重工业占比高,单位GDP能耗高于全国均值等。

为此,他提出对策建议:

一是完善“三票”联动机制,推动碳票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跨省生态补偿标准。建立生态银行,整合碎片化生态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市场化定价。

二是生态保护与污染攻坚强化氟化工等全产业链污染评估及治理强化道路施工扬尘治理,推广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确保水质、空气达标率100%。大力建设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打造零碳工厂试点。

三是生态产业化升级调整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氟化工专业园区,努力打造国内先进的氟化工专业园。推动竹木加工、纺织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推广5G、AI技术在环境监测与产业管理中的应用,建设“智慧林业”平台,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管。建立含氟精细化学品技术评价与产业化验证基地,实现从实验小试到中试、到试生产的在线检测、自动化控制过程,突破实验成果转化的瓶颈,实现落地转化。

并且要加强改革力度,争取国家及省上政策支持:

一是争取国家级试点将三明列为“林业碳汇交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支持生态产品跨区域交易与金融创新二是加大资金与技术扶持:设立中央财政生态补偿专项,支持高耗能企业技改;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本地企业共建绿色技术实验室。三是区域协同机制:建立闽赣生态保护联合基金,协调流域治理与生态补偿,争取纳入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试点。以制度创新为引擎,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双向发力,为全国山区城市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