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院长:邓享璋
发布时间:2023-06-29   动态浏览次数:239


一、基本情况

男,汉族,1971年10月出生,福建省沙县人。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三级教授,厦门大学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B类)、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三明学院“金凤凰”领军学者、福建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所负责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

1990年毕业于宁化师范学校,并保送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2月至7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新闻系进行访问学者研究;200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方言学方向),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方言学与音韵学方向),获博士学位;2007年9月至12月赴港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助理研究员,合作研究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课题(属于香港政“输入内地人才赴港工作计划”项目);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进行高级访问学者研究;20239月至20246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进行高级访问学者研究。1994年至今,在三明职业大学→三明高等专科学校→三明学院(院校合并)任教,1999年晋升讲师,2005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晋升教授。

主要从事语言学类课程的教学和汉语方言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各级科研课题29项,包括国家级5项(含重点1项)、部级5项、省级3项(含重点1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5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项目(2021)、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21)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22年)的获批,均实现了三明学院在相应级别项目立项上“零”的突破《方言》、《中国方言学报》和《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包括CSSCI来源期刊7篇(含权威期刊4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专著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和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并在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科研成果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市级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4项。获评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三明市优秀教师,三明学院首届卓越教学奖、首届十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首届十佳科研创新新星、优秀共产党员(3次)、优秀教师(4次)和优秀科研工作者(8次)等荣誉称号。

二、开设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方言学、汉语史、中国文字学、普通逻辑学、汉语速记学和应用文写作等。

三、主要论文

1.《宋代闽音几项音韵特征在尤溪县内方言的反映》,《语言研究集刊》(CSSCI收录),2025年总第35辑

2.《内陆闽语的语音变例》,《方言》(CSSCI收录),2017年第3期

3.《古平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方言》(CSSCI收录),2014年第1期

4《内陆闽语的同化与合音现象》,《方言》(CSSCI收录),2012年第4期

5《闽中方言的韵》,《方言》(CSSCI收录),2010年第3期

6《闽中、闽北方言分音词的性质与来源》,《语文研究》(CSSCI收录),2007年第1期收入万波主编《涌泉集——李如龙教授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7《中古全浊声母字闽方言今读的历史层次》,《暨南学报》(CSSCI收录),2006年第3期(与李如龙合作。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收入丁邦新主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8《内陆闽语的音变与变音》,《中国方言学报》,2010年总第2期(与李如龙合作)

9《福建省沙县盖竹话同音字汇》,《中国语学研究·开篇》(日本),2006年总第25辑

10《福建省尤溪县内闽方言的体和貌》,《三明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与陈红合作)

11.《张大阔公丰场戏的方言特色》,《嘉应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与陈红合作)

12.《从词汇看闽中方言和闽西客家方言的关系》,《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收入蔡建境、杨兴忠主编《第7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2届石壁客家论坛论文集》,海风出版社,2014年)

13《古上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14《三明地区客家民俗语汇的特色》,《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与张群合作)

15《范立荣主编<手写速记教程>指瑕》,《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6.《古入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龙岩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7.《古去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三明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8.《闽中、闽北方言的分音词》,《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9《闽中方言与客家方言的关系词》,《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收入李如龙、邓晓华主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客家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20《永安方音的内部差异》,《集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与李如龙合作)

四、出版著作

1《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建瓯》(第一作者,与吴雪灏、徐文亮合作),商务印书馆,2022年(丛书“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第二辑)”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盖竹村志》(参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

3《尤溪县方言志》(副主编),海峡书局,2015年

4《闽中尤溪县的过渡型闽方言研究》,中华书局,待出版(入选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4—2025年度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5《内陆闽语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待出版(入选2020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

五、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闽中尤溪县16个过渡型方言点词汇深度调查与多维研究(22AYY009)”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福建省尤溪县七种过渡型闽方言的调查研究(15BYY039)”,结项等级“良好”

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内陆闽语的现状与历史研究(09CYY009)”,结项等级“良好”

4.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第二辑)”,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邓享璋等《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建瓯》,商务印书馆,2022年)

5.2020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项目(邓享璋《内陆闽语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待出版)

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内陆闽语语音的比较研究(07JC740011)”

7.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福建汉语方言调查·三明(YB1828A008)”,结项等级“优秀”

8.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福建汉语方言调查·沙县(YB1828A020)”

9.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言方言文化调查·福建建瓯(YB1729A003)”

10.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福建汉语方言调查·永安(YB1724A007)”

11.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闽语次方言词汇在尤溪县内的接触研究(FJ2021A012)”

12.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福建内陆闽语语音变异研究(2014B072)”,免于鉴定

13.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统计学视角下的内陆闽语语音研究(2011B201)”,免于鉴定

14.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4-2025年度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出版专著《闽中尤溪县的过渡型闽方言研究》(中华书局,CBZZ2024035)”

15.2023年福建省语保工程二期调查点语委科研专项“福建汉语方言二期调查·永安(YB23B012

16.2023年福建省语保工程二期调查点语委科研专项“福建汉语方言二期调查·三明(YB23B024

17.2022年福建省语保工程二期调查点语委科研专项“福建汉语方言二期调查·沙县(YB22B036)”

18.福建省教育厅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A类社科重点项目(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专项)“福建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尤溪库)建设(JAS150048)”

19.福建省教育厅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A类社科重点项目(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专项)“福建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沙县库)建设(JAS14509)”

20.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项目“闽中方言熟语歌谣研究(JA12297S)”

21.福建省教育厅人才项目“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闽教科[2007]21号)”

22.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闽中、闽北方言语音研究(JA04138S)”

23.三明市社科基金一般课题“尤溪县七种过渡型闽方言语法专题研究(21064)”

24.三明市社科基金一般课题“统计学视角下的内陆闽语语音研究(Y003)”

25.三明市社科基金一般课题“内陆闽语语音变异研究(Y1003)”

26.三明市社科基金一般课题“《建州八音》与内陆闽语的演变研究(Y0907)”

27.三明市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永安方言熟语歌谣研究(2007B301)”

28.三明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字学(ZDXK0605)”

29.三明学院教改重点项目“‘汉语速记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1304/G)”

六、科研奖项

1.福建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23年)

(著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建瓯》,商务印书馆,20228月)

2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21年)

(论文《内陆闽语的语音变例》,《方言》,2017年第3期)

3三明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明市人民政府,2015年)

(系列论文“闽中方言与周边方言的关系研究”:《古平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方言》,2014年第1期;《古上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从词汇看闽中方言和闽西客家方言的关系》,《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4三明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明市人民政府,2013年)

(系列论文“内陆闽语语音的比较研究”:《内陆闽语的同化与合音现象》,《方言》,2012年第4期;《古去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三明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古入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龙岩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5三明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明市人民政府,2011年)

(论文《闽中方言的韵》,《方言》,2010年第3期)

6三明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明市人民政府,2009年)

(论文《闽中、闽北方言分音词的性质与来源》,《语文研究》,2007年第1期)

7三明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三明市人民政府,2017年。第二)

(论文《张大阔公丰场戏的方言特色》,《嘉应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与陈红合作)

8三明学院第四届教学改革论文评比一等奖(三明学院,2012年)

(论文《范立荣主编<手写速记教程>指瑕》,《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七、荣誉称号

1.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教育厅,2025年)

2.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B类)(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

3.“金凤凰”领军学者(三明学院,2021年)

4.三明市第二批高层次人才(E类)(中共三明市委组织部2020年)

5.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教育厅,2007年)

6.第一期福建省语言文字专家(福建省语委,2020年)

7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2016年)

8优秀共产党员(中共三明学院委员会,2014年)

9优秀党员示范岗(中共三明学院委员会,2011年)

10优秀共产党员(中共三明学院委员会,2009年)

11.三明市优秀教师(三明市教育工委、教育局,2009年)

12.2021-2023学年优秀教师(三明学院,2023年)

13.首届卓越教学奖(三明学院,2016年)

14.优秀教师(三明学院,2015年)

15.优秀教师(三明学院,2012年)

16.2017届十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三明学院,2017年)

17.2017届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三明学院,2017年)

18.2016届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三明学院,2016年)

19.2012届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三明学院,2012年)

20.首届十佳科研创新新星(三明学院,2017年)

21.2023年优秀科研工作者(三明学院,2024年)

22.2022年优秀科研工作者(三明学院,2023年)

23.2021年优秀科研工作者(三明学院,2022年)

24.2017年优秀科研工作者(三明学院,2018年)

25.2015年优秀科研工作者(三明学院,2016年)

26.2014年优秀科研工作者(三明学院,2015年)

27.2011年优秀科研工作者(三明学院,2012年)

28.2009年优秀科研工作者(三明学院,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