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开,清香漫溢,那是我心中永恒的春天,记录着从迷茫到坚定的蜕变。儿时,玉兰树下,我抬头仰望,仿佛每一朵花都是天空遗落的星辰,静谧而璀璨。花瓣舒展如白衣天使的裙摆,一颗关于“救死扶伤”的种子,被这抹纯净的白悄悄唤醒。
上初中后,数学公式成了纠缠的枝丫。我努力刷题,成绩却原地踏步。我蹲在操场角落,脚边横着台风刮断的玉兰枝。伤口处的树胶凝成琥珀色,像极了试卷上晕开的墨水渍。几天后,树皮开裂的缝隙里,竟钻出指甲盖大的嫩芽,叶片蜷曲如握拳的小兽,顶端还沾着未干的雨水,在阳光下泛着倔强的光。指尖抚过嫩芽,我突然意识到:所谓自信,从来不是与难题硬碰硬的倔强,而是像这新芽,在伤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节奏。我重拾信心,奋起直追,中考结束,我踩着分数线的边缘进入了重点高中。
在新生典礼上,由书本与卷轴组成的校徽标志出现在大屏幕中。远远望去,像极了一棵破土而出的玉兰幼苗。我恍惚看见当年的断枝,此刻已在幻想中长成了幼苗的模样。然而现实的课业像梅雨季的潮气,很快浸透了这份憧憬。第一次月考的风雨最终将幼苗拦腰折断。成绩单在风中如落叶般飘出了窗外,被一位穿着白衬衫的老师拾起。看到我失落的眼神,她指了指我优异的文科成绩说:“人不该只盯着短板。”下课后,我敲开老师办公室的门,她帮我在日历上圈出文科拓展时间,我在笔记本上画玉兰花,于花瓣上写下“议论文结构”“历史时间线”。笔尖轻舞,在纸上勾勒出沙沙的乐章,与窗外玉兰树叶的细语交织成一首春日的赞歌。她用粉笔尾端轻敲鬓角,碎发间落着细白的粉,像是玉兰花瓣悄悄栖上了春天的枝丫。
晚自习,我望着教室外的玉兰树发呆,发现月光下的枝叶竟与校徽图案完美重合。原来真正的成长,从不是独自对抗风雨,就像园艺师会为倾斜的树苗搭上支架,我们也要学会在他人递来的支点上,重新寻找向阳的角度。当文科成绩跃升时,我发现,那曾经被风雨撕裂处的伤口已悄悄愈合,只待来日,便会再次生长出新的枝丫。
可还未等到断枝之处萌发新芽,儿时所种的玉兰花枝丫便开始与它不断纠缠着。我曾经以为那抹白色只是救死扶伤的符号;直到看见老师袖口的粉笔灰与玉兰花瓣重叠,才懂得白色更可以是播种自信的月光。当年那棵被风雨折断的幼苗,早已在老师的鼓励中长出新的根须。它不再执着于“穿白衣悬壶济世”,而是想成为让更多幼苗破土的土壤。
我收到了一位妹妹的求助。她就读于家乡的初中,正为数理化成绩而苦恼。看着她,我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从那以后,每周六的晚上,台灯下总有两个靠在一起学习的身影。我模仿着老师的样子,认真分析出妹妹擅长的学科,教她如何取长补短。当她的名字第一次跻身年段前二十,夕阳把她的泪光染成金边。这泪光不仅仅是喜悦的泪水,更是对自我超越的见证。她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颤抖:“姐,你看,我真的做到了!”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在玉兰树下重拾信心的模样,心中涌动的不仅是欣慰,更是对这份传承的深深感动。
高二时,高考改革的风雨袭来。新题型让我手抖如筛,正如窗外春雨砸落在池塘中一般。我忽然想起玉兰上的新芽,其实“断枝”从不是终点,而是根系重新选择生长方向的契机。班会上,“公费师范生”的项目让我眼前一亮,它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让我在迷茫中看到了新的方向。就如同那玉兰上的新芽,在困境中开启新的成长旅程。我忽然想起妹妹拿到成绩单时的泪光,原来当年老师给我的,不是答案,而是让别人找到答案的勇气。我想到家乡学校漏雨的天花板和老式幻灯机,当自己长出翅膀,最好的飞翔是俯身为他人托举种子,就像当年那棵断枝下的新芽,终会在他人的土壤里,长成新的庇护所。我选择成为公费师范生,不仅是为了传承那份在玉兰树下播种希望的情怀,更是为了成为那束穿透云层的光,照亮每一个渴望知识的灵魂。
高三冲刺时,玉兰树缀满花骨朵,香气成了我的明灯。高考结束时,那树玉兰开得正好,有遗憾的、被爱包裹的、用信念浇灌的花瓣,氤氲了我整个夏天。
站在玉兰树下,望着飘落的花瓣,我忽然明白,玉兰见证的不仅是季节更替,更是我从迷茫到坚定的蜕变。我郑重地在志愿表上写下“公费师范生”。乡村教育资源匮乏,却有一群像玉兰花一样的人,带着赤诚奔赴深山。当我带着录取通知书回到母校时,看见平整的吊顶下,那台老式幻灯机仍在墙角。恍惚间,当年在破教室里画玉兰花的女孩向我走来,把花塞进我手心——那朵花融入通知书,混合着泪水折射出耀眼的光。
在大学进行模拟授课时,粉笔灰落在白衬衫袖口,像极了老师当年沾着粉笔灰的衣襟。我忽然想起她弯腰捡成绩单时的微笑,喉间的紧张忽而消散,化作玉兰花苞在晨露中裂开的轻响,一句“同学们好”从唇间滑落,清亮而坚定。我捏住教案的边角,听见自己的声音正从颤抖中长出新芽。我望向窗外,城市的玉兰树被修剪得整齐划一,而家乡的玉兰却恣意生长,枝丫伸向天空,如同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在未来道路上,我们会面临着无数的挑战,但我会迎难而上,为了守护心底的那朵玉兰花。玉兰花开之时,我总会想起妹妹看到排名时眼中的泪光。我深知自信是玉兰花瓣飘落时埋下的种子,看似凋零,却在泥土里孕育千万个春天。当我们弯腰拾起他人的迷茫,就是在播撒曾收到的光。玉兰香漫过群山时,我终于懂得:真正的成长,是让自己成为土壤,让更多花在属于自己的枝头绽放。
风停雨住,玉兰依旧。老师的微笑、妹妹的泪光,还有那些在玉兰树下画花的日夜,共同编织成我成长的年轮。而我心中的玉兰花,将永远在教育的土地上,带着信念的幽香,生生不息。终有一天,那些被我们托举的种子会破土而出,用新的花香告诉世界:风吹过玉兰树,几片花瓣落在教案上。站在玉兰树下,我仿佛能预见未来的日子,那些被玉兰花香浸润的课堂,那些因知识而改变命运的笑脸。玉兰花开,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迹,更是我教育之路的启明星。我将沿着玉兰花指引的方向,在教育的田野上深耕——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土壤里舒展花瓣,让那缕信念的幽香,永远回荡在春天的年轮里。
【作者系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指导老师:陈桐】